食品性与药性

一直没有注意相关的文字材料,说药性,食品的性味是如何辨别的。

寒凉的东西: 吃多了之后,胃里都是酸水,特别酸涩,稍微呕一些到嗓子眼,感觉特别涩,辣,酸,刺激口腔壁。而且所过之处,似乎会留下一些东西。沾到牙齿上,再上下牙一咬合,就会想胶水一样粘在一起。

一个例外: 韭菜。书上说它是性温的,但是我吃多了之后一样有寒凉食物的反应。。。不过。。也许是我的醋放太多了? :)  炒韭菜反而不太会,只有韭菜饺子馅饼,我放很多醋,所以吃了之后酸水特别多。

吃了之后典型的有寒凉之物的反应的东东: 西瓜,香蕉。大酱(盐)。(>_<)

温热的东西: 吃多了之后,胃里的不是酸水,但是感觉也不舒服,似乎有腐蚀一样的液体。稍微呕一些出来,感觉并不酸,稍微有点辣,热的意思。很难描述,但是可以比较明显的跟“寒凉”的情况有所区别。稍微有刺激性,但是很弱,而且不会粘在牙齿上。

典型食品:姜,面(稍微有些热),大枣(稍微一点点热)

暂时辨别不出来的: 蜂蜜。吃多了 肯定会难受。

所以,当大家晚饭之后,胃部觉得难受,反酸水啥的,那就可以通过吃些性平的食物来解决。比如:苹果,小米粥。芍药薏米芡实啥的,如果都没有的话,可以酌情吃两枚大枣。或者小口的力士架。(性热的东东)

跟寒凉,温热有别的属性:  滞腻。吃多了之后感觉胃部不顺畅的。比如山药薏米芡实粥,单吃一样就会比较滞腻(据说,我个人一直是混着吃的,所以感觉不明显)。莲子,这个是肯定不要单吃的,大量之后必然会觉得滞腻,亲身体会。


下面是百度出来的一些内容
关于神农尝百草、辨药性的事,古籍中有些记载:
西汉的《史记》实录:“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,始尝百草。”
东汉的《淮南子》记载:“神农尝百草之滋味,水泉之甘苦。”
晋代干宝的《搜神记》说:“神农以赭鞭鞭百草,尽知其平、毒、寒、温之性,臭味所主……”
宋代郑樵的《通志》讲:神农尝百药之时,“……皆口尝而身试之,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……其所得三百六十物……后世承传为书,谓之《神农本草》。”
宋代罗泌《路史》云:炎帝神农氏“磨唇鞭茇,察色嗅,尝草木而正名之。审其平毒,旌其燥寒,察其畏恶,辨其臣使……一日之间而七十毒,极含气也……药正三百六十有五。”
…………
从这些描述看出,神农氏应该是尝药物的“气”和“味”,以及身、口的感受,来辨别药性。
所以,《神农本草经》有这样的论述:“药有酸、咸、甘、苦、辛五味,又有寒、热、温、凉四气,及有毒、无毒。……采治时月生熟,土地所出,真伪陈新,并各有法。”
也许,神农氏是洪荒时代的特殊智者,有现代人无法理解的辨别能力。